親子

失而復得的兒子

文/曾智玲    圖/Ferry

單親媽媽耶淑和兒子霄恩去年9月參加了角聲護家中心「回家」聚會。當她聽着兒子的分享,回想過去幾年,母子間種種的衝突與掙扎、冷漠與疏離,原以為已失去這個獨子,怎知竟然失而復得,感動不已!

17歲前,霄恩性格溫和、懂事,跟媽媽相處融洽;只要將道理說清楚,他都會聽從。耶淑不單忙於藥廠數據處理的全職工作,為了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而不斷進修,所以照顧兒子和家務都由她的爸媽幫忙。由於生活壓力挺大,工作上又很忙碌,所以家庭生活中很少有娛樂休閒,嚴肅氛圍籠罩着整個家庭。

事業心重的耶淑,同樣看重兒子的學業,對他有極高的要求及期望,所以從小就要參加補習班、運動班及課外活動,渴望盡最大的努力去栽培孩子,不會因為是單親家庭而有所欠缺。對兒子的這份責任心,重重的掛在她的心頭上。

一切看似順利進行,然而到了霄恩17歲開始申請大學時,耶淑因為長期的疲憊和勞累,身體出現異況,最終病倒了,患上嚴重的焦慮症和恐慌症,不能工作,不能照顧自己和家庭。在這個時候,霄恩的獨立意識覺醒,他結識不同的朋友,發現自己的家庭跟別人是不一樣。

從那時開始,耶淑跟霄恩的關係就開始緊張,兒子的情緒很急躁,加上升學壓力大,對媽媽越來越冷漠,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有幾次更與耶淑發生爭吵,這是從來都不曾發生過的。

他甚至要求跟媽媽劃清界線,說:「我17歲前跟你和姥爺、姥姥的關係太親密,我現在要走出這個家,去認識新朋友,我要去找回自己。」還說,儘管知道媽媽特別負責任,什麼都是為他好,但是對他有過高的期望,沒有把他當成一個人,沒有關心,沒有理會他在情感和情緒的需要。他覺得跟媽媽親近不來,所以刻意保持距離,冷淡對待。

這些話刺痛耶淑這個單親媽媽的心!她意識到,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跟兒子有正面的衝突。基督徒的她會在兒子睡覺後,跪在他的房門前禱告,祈求上帝幫助。

這時候,耶淑接觸了「角聲護家中心」,開始修讀《情緒管理》、《健康心理界線》、《與孩子一起健康喜樂成長》、《基礎協談聆聽輔導》等課程。她意識到人不是學習和工作的機器;明白人有感受和感情;學習如何表達愛;理解每一種情緒都很寶貴及重要,沒有好壞之分,不要壓抑,要認識情緒背後的原因。

耶淑開始學習管理和了解自己的情緒,並珍愛自己,期待有一天可以成為兒子的情緒容器,看到和接納他的心靈和情緒需要。她操練當有負面情緒時,就轉向上帝禱告,奇妙的事情就發生,心情會一下子輕鬆起來;明明前一秒還是陰雲密佈,心裡充滿苦毒與怨恨,卻馬上變得心中滿有平安,然後愛與溫柔就湧進來。這操練成為日後跟兒子相處的一個法寶。

霄恩18歲離家升讀大學,像重獲自由的籠中鳥一樣,非常嚮往外面的生活,變得獨立,少跟媽媽聯繫。縱使每週相約線上見面,但他不願意分享,媽媽的提問像擠牙膏似地回應。後來耶淑改變跟他的聊天方式,純粹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工作狀況及困難等。寡言少語的兒子竟然主動回應媽媽的分享,並且給予建議。這樣的互動情況一直持續兩年。彼此雖然關係疏離,各自生活,不再親密。不過耶淑仍然堅持自我成長,接受心理咨詢,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耶淑首次去芝加哥探望讀大學的兒子,順道幫他從宿舍搬到新居。出發前興奮不已的她,到埗後卻因兒子忙着不同事情而被冷淡對待,心中不是滋味,既生氣又失望。

感恩過往的操練裝備,幫助她很快就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沒有因此而影響母子難得的相處,亦能享受獨處時光。她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喜樂的心。過後,她才知道原來兒子是因為責任、考試等因素,才未能好好陪伴媽媽。三星期的相處,讓耶淑對兒子有新的認識。事實上,兒子處事獨立,學習認真,對身邊的人真誠及體貼,對事情有擔當及責任心。

原本暑假不打算回家的霄恩,卻突然有一天說:「媽媽,我想回來。」踏進家門的兒子,像從前一樣溫和、體貼,會主動待在媽媽身旁一起聊天。每當兒子走近時,她都放下手上的事情,專心聆聽。戀愛、婚前性行為、同性戀、選舉、政治等議題,都是傾談的內容。耶淑覺得兩代之間有不同的觀點,不過能夠在這些敏感的話題上彼此交流、互相尊重,確實是很難得的。

想到家裡只有他們兩個人,所以耶淑主動分享經濟狀況及未來計劃,兒子不單專心聆聽,也會提出建議,更表達他可以協助。媽媽突然感覺到,兒子真的長大了,可以跟他商量事情,她不用再孤軍奮鬥,兒子成為她的夥伴。

現在,耶淑看到自己改變了,她真的能夠接納兒子,對他有同理心,尊重及體諒他;意識到家人關係更重要,應該相親相愛。她的蛻變融化了兒子的心,兒子感受到媽媽的尊重,願意聆聽,了解及關心他,所以他願意走近媽媽,陪媽媽來「護家」。

聚會後,霄恩跟媽媽說,他很欣賞這麼多父母願意為了兒女而學習,裝備成為更有智慧、更有愛的父母。他見到媽媽在「護家」得着大家的幫助和支持,讓他很放心及開心。耶淑感謝上帝的保守,感謝「護家」的陪伴與幫助,生命得着重建。

《第21屆護家生命重建營》

「一次的機會,一天的領悟,一生的受益」

🚩日期:2025年2月7-9日,三堂課,共11小時(線上)

🚩第一課:認識自己 + 分組

美西:2月7日(周五)下午6:00-9:00

北京:2月8日(周六)上午10:00-1:00

🚩第二課: 懼怕、忿怒、苦毒 + 分組

美西:2月8日(周六)下午5:00-9:00

北京:2月9日(周日)上午9:00-下午1:00

🚩第三課:饒恕、放手、得醫治、得自由  + 分組

美西:2月9日(周日)下午5:00-9:00

北京:2月10日(周一)上午9:00-下午1:00

🚩護家講員介紹

周紅:護家中心主任,持加州成人教師執照,成人學校和社區大學講師。曾受邀到北美、中國、法國(巴黎)等地舉辦「成人親子教育」和「單親面面觀」 講座已20年。她也曾經歷單親生活各種壓力和生命重建,現投身於社區危機家庭重建。

🚩語言:國語

🚩報名費: $100(營會費:自由奉獻)

🚩北美報名請點擊: https://forms.gle/Vs2yJHzTgaxT5ep59

🚩中國報名請點擊: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注意⚠️:

1)營會報名截止:2025年2月2日

2)報名時,請務必提供你的微信ID,以便入群查收營會Zoom ID和密碼通知

3)護家所有的服務均守個人隱私,在安全環境中進行

 

💜 歡迎報名護家2025年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美西時間:1月14日(星期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月15日(星期三)11:00am-1:00pm

注:1)🙋🏻‍♂️為男士設有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護家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月12日(星期日) 9pm(美西)

—— 自由奉獻 ——

父親的榜樣

文/求柔 圖/Ferry

我在去年踏入六十甲子,回想24歲時來美留學,一心追尋美國夢,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充滿愛與溫暖,感到安全及可以放鬆的地方。

當初隻身一人只帶了兩個行李箱,隔年結婚。婚後兩年跟妻子一起信主受洗,研究所畢業後在矽谷工作,並享受陪伴兩個兒子成長的喜悅。如今大兒子是內科醫生,小兒子成為半導體測試開發的機械工程師。在美轉眼之間已37年,我已經實現了當年的美國夢,因着上帝的恩典,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此生再無遺憾!

《聖經》中提及「夫妻」是生命共同體:好丈夫是妻子訓練出來的,透過尊重、鼓勵和肯定而被建立 ;才德的婦人是丈夫成全的,滿足妻子的需要為先,讓她感受到被愛 。家庭中夫妻二人要彼此信任與尊重,親密關係才能建立。作為一家之主的丈夫,我認為要愛護妻子和兒女。這愛不只是靠感覺,而是需要犧牲和付出代價。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是一個父母逐漸放手兒女的過程。有一天兒女會離開成長的家,在那之前,為人父母的是否已經將孩子訓練好,可以面對世界各樣的挑戰?是否有全副的武裝可以抵抗生命遇上的打擊,最終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當兒女離開父母的時候,是依依不捨,還是巴不得能够早一點脫離父母的掌控?這實在是值得為人父母深思的問題!

《聖經》記載一個「浪子的故事」。浪子之所以在外流浪並不是因為有家歸不得,那是因為他覺得愧對父母。身為一個父親,我所要學習的是成為浪子故事裡的父親,讓兩個兒子知道不論在外面遭遇多大的挫敗或遭受無比的委屈,永遠都有溫暖的家在等着他們。在家經過療傷、充電之後,能夠再次出發,如鷹展翅上騰。

以下八點可以幫助我們成為這樣的父親:
1. 盡可能花時間陪伴兒女,跟他們一起成長學習。這樣就不會覺得做父母的壓力很大,因為沒有人天生就會當丈夫和父親,關鍵是做錯事時,要勇敢向兒女認錯道歉,他們也不會覺得你是假冒偽善。
2. 自己答應的事情要做到,這樣才能建立信用,兒女也學會做事認真負責。
3. 關心兒女身心靈的健康,但不要擔憂。父母的憂慮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會破壞彼此的親密感。
4. 做父親的要和兒女一起幫忙做家事,讓他們對家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5. 不要將兒女作比較,多讚美、鼓勵和肯定,少批評、指責或作嫌棄的言行。
6. 親子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保持暢通的管道是關係親密的最佳途徑,家庭和諧的基礎。
7. 學習人事分開,對事不對人,因為人比事重要,不要把親人當作仇人或敵人來看待。
8. 在工作和婚姻上,不要替你的兒女做決定,那是他們獨立自主的最終考驗。

我願意不斷學習和成長,是因為與其改變兒女,不如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兒女生命裡最好的禮物,成為他們的生命榜樣。願彼此共勉:給配偶最好的愛,是給對方一個優質的伴侶。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給對方一對智慧的父母。

編者註:求柔在四年前開始報讀「角聲護家中心」的不同課程,其後參與男士耕心小組,並積極在社區服務。盼望他的生命故事激勵您,願意學習成為兒女的生命榜樣,構建和諧幸福的家!

💜 歡迎報名護家12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
美西時間:12月10日(星期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2月11日(星期三)11:00am-1:00pm

注: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2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2月8日(星期日) 9pm(美西)
—— 自由奉獻 ——

父親的角色

文/曾智玲      圖/Ferry

「角聲護家中心」18週年《父親——家庭的領袖》講座中,生命教練及男士事工負責人韓澄亞分享:在美國社會,任何角色和職業,只要影響人們生命的,都必須符合資格,例如:醫生、護士、律師、輔導、教師、社工和工程師等。他們都需要受到正規教育,經過嚴格的經驗和能力驗證,得到許可;並在道德、心理和情緒方面都有一定的穩定性。可是,對影響子女生命的父親這一角色卻沒有任何要求?不知道有哪個父親是經過訓練、擁有資格和執照後才成為父親?事實上,子女長大後對社會是貢獻或是破壞,父親的影響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韓澄亞回想當年讀大學三年級時,遇到挫折不想再讀下去,想轉讀維修汽車。父親知道後,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只說了一句話:「我覺得你的才幹、潛能,可在更好的地方發揮。」在這關鍵時刻,父親這句滿有智慧和鼓勵的話語,幫助他更深的反思,最終轉讀另一科目,後來成為他的專業。這經歷讓他體會到,不要輕看父親對子女的影響,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可以引導子女走向智慧的人生。

韓澄亞第一次體會到作父親的重要,就是抱着剛出生的女兒問自己:「嘩!這個新生命,我應該怎麼養育她?我怎樣裝備自己去教養她呢?」可是,當時並沒有太多相關的課程、機會去學習,所以只是迷迷糊糊去擔當這個角色。當子女18歲升大學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只有18年的時間去栽培他們。

假如子女的價值觀、信仰仍未紮根好的話,他們可能會被世界奪去。為此,韓澄亞特別探究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父親是家庭的頭、榜樣、供應者、保護者、朋友、伴侶、教師、指導、夥伴、支持者、輔導、安慰者、紀律者、祝福者、屬靈導師、母親的愛人與摯友等。他發現原來父親需要擔任這麼多的角色。或許一位父親可以做好幾個角色,但是應該沒有父親可以做好所有角色。不過感恩的是,父親可以按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學習做好其中幾個角色,祝福妻子和子女。

身為父親的超傑,在講座中分享自己如何努力學習,成為兩個兒子的支持者和輔導者。他曾經目睹三個非常優秀的青年人,無論在初中和高中都是很好的,不過進了大學一年級後就崩潰了,需要退學回家;一段日子後再從頭開始讀書。他反思,為什麼這麼優秀的青年人,在進入大學後就突然崩潰呢?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面對很大的壓力。為什麼壓力會在他們身上產生這樣巨大的反應呢?

超傑察覺到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學時期,父母較少培養他們做決定的能力。相反地,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奪取子女學習做決定的空間。因為父母會替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學習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子女聽話地順從着往下走。然而,當他們進入大學,需要獨立,一旦碰上了要做決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能力做決定,或者感到很大的壓力、焦慮,最終崩潰。

因此,當子女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時,父母的角色要有所改變,由起初主力教導,轉變為並肩而行,幫助他們建立批判性的能力,學習為自己做選擇、決定。當然父母會擔心子女犯錯誤,但是與其等他們離開自己,進入大學後才突然間面對失敗的話,趁着子女還在身邊的時候,就有機會幫助他們面對犯錯或失敗。在這時候,父母就是子女的輔導員,安撫他們,鼓勵他們在挫折中爬起來,並且在過程中贏得子女的信任。超傑感恩兩個兒子在自己的陪伴下成長,即使已經出來工作的他們,仍然在遇到問題時找他作諮詢。

超傑在「護家」學習到,在陪伴子女的時候,需要聆聽他們的聲音,不要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子女,透過聆聽過程中的合適提問,幫助他們看到事情的多方面,這樣就可以有智慧作出最佳的決定,並且也能夠成為子女的好朋友。作為父母的,不單是子女的支持者,也是他們的輔導員,不離不棄地陪伴他們走在人生路上。

向來,教會較少有男士事工,因為弟兄們都會說:「我們不需要,因為我們都很好!」其實,弟兄在家庭中所擔任的角色是很重要,假若他們不健康,那麼家庭就很難會健康,所以男士事工是非常需要的。

護家「耕心小組」是專為男士而設的小組,期望透過每月的主題性聚會,讓男士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建立同行、支持的關係,共同努力活好生活中不同的角色。今年上半年的男士耕心小組裡,組員們一起閱讀《鏡中的男人》一書,藉此認識自己,作自我反思,並了解男人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六項挑戰:身分、關係、理財、時間、脾氣和誠信。朋友,若您或身邊的男士有興趣參加耕心小組或想進一步了解,歡迎與我們聯絡(電話:+1(510) 790-3366;電郵:hfrc@heraldinternational.org)。

💜 歡迎報名護家1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12日(周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1月13日(周三)11:00AM-1:00PM

注:

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 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1月10日(周日) 9pm (PST)

—— 自由奉獻 ——

成為智慧父母 祝福親子關係

文/愛華       圖/Ferry

「家庭」是我們學習彼此關懷、互相依賴、扶持和原諒的地方。父母在關懷子女身體健康和智力成長的同時,也應根據子女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格和需求,給予自由選擇的權利,以體現對他們的愛和尊重。這可說是建構和諧家庭的基礎。

然而,父母本身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帶着原生家庭的傷害,承襲了家庭中未解決的問題,不完美地撫養自己的子女。然而,父母需要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因為只有在良好關係的框架內,出現問題和矛盾時,才有管道化解誤會,增進相互理解,從而實現良好的溝通和幸福的家庭。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父母出於好意,基於自己認為對子女好而為他們做選擇時,很容易得罪他們。在這個道德示微、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父母與子女無法溝通,因而產生矛盾、破裂關係的現象,在家庭中屢見不鮮。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產生隔閡,很容易變得像陌生人一樣。因此,在子女還在可塑造的年齡段,父母應該積極與他們建立溝通管道,並根據每個子女的獨特性,用合適的方式與他們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要成為成功和明智的父母,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並在過程中持續實踐、反思及操練。

一位媽媽分享:「大女兒剛大學畢業時,因為沒找到適合的工作,在托兒所當臨時代課老師。薪水不高,為了省錢,決定回家住!她不停地提醒:『我不想你們管我,我在外面這麼久,一個人習慣了,你們不要再把我當小孩子,不要再為我操心了!』下班後,女兒常會和朋友相聚,通常半夜才回來,很少在家看到她。」

「身為母親,我很想坐下來和她聊聊,但還沒說幾句,就被她堵住了。因為說話的機會太少,實在有些不知所措。這時才發現,她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孩子了,我們中間隔著很多不同的價值觀和對事物的看法,彼此間存著猜疑,互相不信任,好像有一堵無形的牆,讓『沉默』殘忍地把我們的關係分開了。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與她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所以只能默默無語的任其自然發展!不久,女兒找到好工作便搬出去居住,好像斷了線的風箏。她大多時獨自承擔起一切,也很少回家探望父母。」

這位母親繼續說:「很感謝神帶領我們來到『角聲護家中心』,參與不同主題的講座和支持小組討論。在不斷的反思和學習中,我們禱告求神的憐憫和幫助!相信在神的愛裡,我們的心會得到安慰,我願意再次把握機會,與大女兒重新建立更好的關係。在神的恩典裡,期盼看到女兒回頭,也願意與我們在主裡,一起前行!」

「角聲護家中心」18年來,為社區朋友們不定期提供建立親子關係的講座,致力於陪伴父母親學習成長,祝福子女的生命,建構幸福與喜樂的家。10月18日,親子教練王麗怡,在「護家」舉辦社區免費線上講座「智慧父母~親子關係」。不論您的子女年紀多大,家庭在怎樣的光景下,親子關係現況如何,在神的愛裡都有盼望!「護家」願意幫助您成為子女的知己和情感教練,學習作智慧父母,伴您走在健康喜樂、家庭和諧的蒙福之路。歡迎您報名參加。

 

💜 歡迎報名護家10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你同行,伴你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美西時間:108日(周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09日(周三)10:00-12:00PM

注:

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你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0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06(周日) 9pm (PST)

—— 自由奉獻 ——

回家

回家                                文/南欣和周紅                                HM-HFRC 09.2021
親愛的護家之友,平安!
以下這個真實的故事會給你我帶來什麼開啟?
「Daddy,我恨你!我恨媽媽!我恨弟弟!我恨整個家!我要離開家,去姨媽家住!」
一天,臨近托兒所放學的時間,父親匆匆放下手中尚未完成的工作,趕著從托兒所接5歲女兒回家。但為一件小事,女兒不服教訓,當場頂撞父親。

Continue reading

獻上感恩的心

護家中心 – 周紅

感恩節快到了,提醒我们單親也有感恩的事嗎?其實,單親不但有感恩的事,而且有很多,甚至感恩,是勝過艱難的秘訣。不但在感恩節感恩,每天,時刻都要感恩!十幾年來的單親生活中, Continue reading

父親的心

護家中心 – 喜樂

在一個美好的早晨,我和妹妹剛跑完五千公尺的馬拉松,約好爸媽在終點線見面,然後我們一起去吃早餐。這種情景已經不常見很久,因為十年前我結婚, Continue reading

父親,請原諒我

護家中心 – 舒安

父親,我曾對您懷恨在心,我把人生的一切不如意都怪在您頭上。

您很少關心我,在學習上有什麽困難?受老師重視嗎?有什麽樣的朋友?有沒有被人欺負過?特別是上了初中後,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我無法適應,心裡孤單落寞, Continue reading

感恩

護家中心 – 王美燕    11/2014

    十一月在美國有一個重大的節日—-感恩節。源於十七世紀清教徒從英國移民來美國的新英倫地區, 在秋收季節為慶祝順利收割而創下的一個傳統。在美國獨立前, Continue reading

本页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