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家快訊

1 2 3 9

失而復得的兒子

文/曾智玲    圖/Ferry

單親媽媽耶淑和兒子霄恩去年9月參加了角聲護家中心「回家」聚會。當她聽着兒子的分享,回想過去幾年,母子間種種的衝突與掙扎、冷漠與疏離,原以為已失去這個獨子,怎知竟然失而復得,感動不已!

17歲前,霄恩性格溫和、懂事,跟媽媽相處融洽;只要將道理說清楚,他都會聽從。耶淑不單忙於藥廠數據處理的全職工作,為了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而不斷進修,所以照顧兒子和家務都由她的爸媽幫忙。由於生活壓力挺大,工作上又很忙碌,所以家庭生活中很少有娛樂休閒,嚴肅氛圍籠罩着整個家庭。

事業心重的耶淑,同樣看重兒子的學業,對他有極高的要求及期望,所以從小就要參加補習班、運動班及課外活動,渴望盡最大的努力去栽培孩子,不會因為是單親家庭而有所欠缺。對兒子的這份責任心,重重的掛在她的心頭上。

一切看似順利進行,然而到了霄恩17歲開始申請大學時,耶淑因為長期的疲憊和勞累,身體出現異況,最終病倒了,患上嚴重的焦慮症和恐慌症,不能工作,不能照顧自己和家庭。在這個時候,霄恩的獨立意識覺醒,他結識不同的朋友,發現自己的家庭跟別人是不一樣。

從那時開始,耶淑跟霄恩的關係就開始緊張,兒子的情緒很急躁,加上升學壓力大,對媽媽越來越冷漠,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有幾次更與耶淑發生爭吵,這是從來都不曾發生過的。

他甚至要求跟媽媽劃清界線,說:「我17歲前跟你和姥爺、姥姥的關係太親密,我現在要走出這個家,去認識新朋友,我要去找回自己。」還說,儘管知道媽媽特別負責任,什麼都是為他好,但是對他有過高的期望,沒有把他當成一個人,沒有關心,沒有理會他在情感和情緒的需要。他覺得跟媽媽親近不來,所以刻意保持距離,冷淡對待。

這些話刺痛耶淑這個單親媽媽的心!她意識到,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能跟兒子有正面的衝突。基督徒的她會在兒子睡覺後,跪在他的房門前禱告,祈求上帝幫助。

這時候,耶淑接觸了「角聲護家中心」,開始修讀《情緒管理》、《健康心理界線》、《與孩子一起健康喜樂成長》、《基礎協談聆聽輔導》等課程。她意識到人不是學習和工作的機器;明白人有感受和感情;學習如何表達愛;理解每一種情緒都很寶貴及重要,沒有好壞之分,不要壓抑,要認識情緒背後的原因。

耶淑開始學習管理和了解自己的情緒,並珍愛自己,期待有一天可以成為兒子的情緒容器,看到和接納他的心靈和情緒需要。她操練當有負面情緒時,就轉向上帝禱告,奇妙的事情就發生,心情會一下子輕鬆起來;明明前一秒還是陰雲密佈,心裡充滿苦毒與怨恨,卻馬上變得心中滿有平安,然後愛與溫柔就湧進來。這操練成為日後跟兒子相處的一個法寶。

霄恩18歲離家升讀大學,像重獲自由的籠中鳥一樣,非常嚮往外面的生活,變得獨立,少跟媽媽聯繫。縱使每週相約線上見面,但他不願意分享,媽媽的提問像擠牙膏似地回應。後來耶淑改變跟他的聊天方式,純粹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工作狀況及困難等。寡言少語的兒子竟然主動回應媽媽的分享,並且給予建議。這樣的互動情況一直持續兩年。彼此雖然關係疏離,各自生活,不再親密。不過耶淑仍然堅持自我成長,接受心理咨詢,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耶淑首次去芝加哥探望讀大學的兒子,順道幫他從宿舍搬到新居。出發前興奮不已的她,到埗後卻因兒子忙着不同事情而被冷淡對待,心中不是滋味,既生氣又失望。

感恩過往的操練裝備,幫助她很快就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沒有因此而影響母子難得的相處,亦能享受獨處時光。她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顆喜樂的心。過後,她才知道原來兒子是因為責任、考試等因素,才未能好好陪伴媽媽。三星期的相處,讓耶淑對兒子有新的認識。事實上,兒子處事獨立,學習認真,對身邊的人真誠及體貼,對事情有擔當及責任心。

原本暑假不打算回家的霄恩,卻突然有一天說:「媽媽,我想回來。」踏進家門的兒子,像從前一樣溫和、體貼,會主動待在媽媽身旁一起聊天。每當兒子走近時,她都放下手上的事情,專心聆聽。戀愛、婚前性行為、同性戀、選舉、政治等議題,都是傾談的內容。耶淑覺得兩代之間有不同的觀點,不過能夠在這些敏感的話題上彼此交流、互相尊重,確實是很難得的。

想到家裡只有他們兩個人,所以耶淑主動分享經濟狀況及未來計劃,兒子不單專心聆聽,也會提出建議,更表達他可以協助。媽媽突然感覺到,兒子真的長大了,可以跟他商量事情,她不用再孤軍奮鬥,兒子成為她的夥伴。

現在,耶淑看到自己改變了,她真的能夠接納兒子,對他有同理心,尊重及體諒他;意識到家人關係更重要,應該相親相愛。她的蛻變融化了兒子的心,兒子感受到媽媽的尊重,願意聆聽,了解及關心他,所以他願意走近媽媽,陪媽媽來「護家」。

聚會後,霄恩跟媽媽說,他很欣賞這麼多父母願意為了兒女而學習,裝備成為更有智慧、更有愛的父母。他見到媽媽在「護家」得着大家的幫助和支持,讓他很放心及開心。耶淑感謝上帝的保守,感謝「護家」的陪伴與幫助,生命得着重建。

《第21屆護家生命重建營》

「一次的機會,一天的領悟,一生的受益」

🚩日期:2025年2月7-9日,三堂課,共11小時(線上)

🚩第一課:認識自己 + 分組

美西:2月7日(周五)下午6:00-9:00

北京:2月8日(周六)上午10:00-1:00

🚩第二課: 懼怕、忿怒、苦毒 + 分組

美西:2月8日(周六)下午5:00-9:00

北京:2月9日(周日)上午9:00-下午1:00

🚩第三課:饒恕、放手、得醫治、得自由  + 分組

美西:2月9日(周日)下午5:00-9:00

北京:2月10日(周一)上午9:00-下午1:00

🚩護家講員介紹

周紅:護家中心主任,持加州成人教師執照,成人學校和社區大學講師。曾受邀到北美、中國、法國(巴黎)等地舉辦「成人親子教育」和「單親面面觀」 講座已20年。她也曾經歷單親生活各種壓力和生命重建,現投身於社區危機家庭重建。

🚩語言:國語

🚩報名費: $100(營會費:自由奉獻)

🚩北美報名請點擊: https://forms.gle/Vs2yJHzTgaxT5ep59

🚩中國報名請點擊: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注意⚠️:

1)營會報名截止:2025年2月2日

2)報名時,請務必提供你的微信ID,以便入群查收營會Zoom ID和密碼通知

3)護家所有的服務均守個人隱私,在安全環境中進行

 

💜 歡迎報名護家2025年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美西時間:1月14日(星期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月15日(星期三)11:00am-1:00pm

注:1)🙋🏻‍♂️為男士設有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護家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月12日(星期日) 9pm(美西)

—— 自由奉獻 ——

父親的榜樣

文/求柔 圖/Ferry

我在去年踏入六十甲子,回想24歲時來美留學,一心追尋美國夢,建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充滿愛與溫暖,感到安全及可以放鬆的地方。

當初隻身一人只帶了兩個行李箱,隔年結婚。婚後兩年跟妻子一起信主受洗,研究所畢業後在矽谷工作,並享受陪伴兩個兒子成長的喜悅。如今大兒子是內科醫生,小兒子成為半導體測試開發的機械工程師。在美轉眼之間已37年,我已經實現了當年的美國夢,因着上帝的恩典,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此生再無遺憾!

《聖經》中提及「夫妻」是生命共同體:好丈夫是妻子訓練出來的,透過尊重、鼓勵和肯定而被建立 ;才德的婦人是丈夫成全的,滿足妻子的需要為先,讓她感受到被愛 。家庭中夫妻二人要彼此信任與尊重,親密關係才能建立。作為一家之主的丈夫,我認為要愛護妻子和兒女。這愛不只是靠感覺,而是需要犧牲和付出代價。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是一個父母逐漸放手兒女的過程。有一天兒女會離開成長的家,在那之前,為人父母的是否已經將孩子訓練好,可以面對世界各樣的挑戰?是否有全副的武裝可以抵抗生命遇上的打擊,最終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當兒女離開父母的時候,是依依不捨,還是巴不得能够早一點脫離父母的掌控?這實在是值得為人父母深思的問題!

《聖經》記載一個「浪子的故事」。浪子之所以在外流浪並不是因為有家歸不得,那是因為他覺得愧對父母。身為一個父親,我所要學習的是成為浪子故事裡的父親,讓兩個兒子知道不論在外面遭遇多大的挫敗或遭受無比的委屈,永遠都有溫暖的家在等着他們。在家經過療傷、充電之後,能夠再次出發,如鷹展翅上騰。

以下八點可以幫助我們成為這樣的父親:
1. 盡可能花時間陪伴兒女,跟他們一起成長學習。這樣就不會覺得做父母的壓力很大,因為沒有人天生就會當丈夫和父親,關鍵是做錯事時,要勇敢向兒女認錯道歉,他們也不會覺得你是假冒偽善。
2. 自己答應的事情要做到,這樣才能建立信用,兒女也學會做事認真負責。
3. 關心兒女身心靈的健康,但不要擔憂。父母的憂慮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會破壞彼此的親密感。
4. 做父親的要和兒女一起幫忙做家事,讓他們對家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5. 不要將兒女作比較,多讚美、鼓勵和肯定,少批評、指責或作嫌棄的言行。
6. 親子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保持暢通的管道是關係親密的最佳途徑,家庭和諧的基礎。
7. 學習人事分開,對事不對人,因為人比事重要,不要把親人當作仇人或敵人來看待。
8. 在工作和婚姻上,不要替你的兒女做決定,那是他們獨立自主的最終考驗。

我願意不斷學習和成長,是因為與其改變兒女,不如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兒女生命裡最好的禮物,成為他們的生命榜樣。願彼此共勉:給配偶最好的愛,是給對方一個優質的伴侶。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給對方一對智慧的父母。

編者註:求柔在四年前開始報讀「角聲護家中心」的不同課程,其後參與男士耕心小組,並積極在社區服務。盼望他的生命故事激勵您,願意學習成為兒女的生命榜樣,構建和諧幸福的家!

💜 歡迎報名護家12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
美西時間:12月10日(星期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2月11日(星期三)11:00am-1:00pm

注: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2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2月8日(星期日) 9pm(美西)
—— 自由奉獻 ——

父親的角色

文/曾智玲      圖/Ferry

「角聲護家中心」18週年《父親——家庭的領袖》講座中,生命教練及男士事工負責人韓澄亞分享:在美國社會,任何角色和職業,只要影響人們生命的,都必須符合資格,例如:醫生、護士、律師、輔導、教師、社工和工程師等。他們都需要受到正規教育,經過嚴格的經驗和能力驗證,得到許可;並在道德、心理和情緒方面都有一定的穩定性。可是,對影響子女生命的父親這一角色卻沒有任何要求?不知道有哪個父親是經過訓練、擁有資格和執照後才成為父親?事實上,子女長大後對社會是貢獻或是破壞,父親的影響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韓澄亞回想當年讀大學三年級時,遇到挫折不想再讀下去,想轉讀維修汽車。父親知道後,沒有一句責備的話,只說了一句話:「我覺得你的才幹、潛能,可在更好的地方發揮。」在這關鍵時刻,父親這句滿有智慧和鼓勵的話語,幫助他更深的反思,最終轉讀另一科目,後來成為他的專業。這經歷讓他體會到,不要輕看父親對子女的影響,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可以引導子女走向智慧的人生。

韓澄亞第一次體會到作父親的重要,就是抱着剛出生的女兒問自己:「嘩!這個新生命,我應該怎麼養育她?我怎樣裝備自己去教養她呢?」可是,當時並沒有太多相關的課程、機會去學習,所以只是迷迷糊糊去擔當這個角色。當子女18歲升大學的時候,才驚訝的發現,自己只有18年的時間去栽培他們。

假如子女的價值觀、信仰仍未紮根好的話,他們可能會被世界奪去。為此,韓澄亞特別探究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父親是家庭的頭、榜樣、供應者、保護者、朋友、伴侶、教師、指導、夥伴、支持者、輔導、安慰者、紀律者、祝福者、屬靈導師、母親的愛人與摯友等。他發現原來父親需要擔任這麼多的角色。或許一位父親可以做好幾個角色,但是應該沒有父親可以做好所有角色。不過感恩的是,父親可以按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學習做好其中幾個角色,祝福妻子和子女。

身為父親的超傑,在講座中分享自己如何努力學習,成為兩個兒子的支持者和輔導者。他曾經目睹三個非常優秀的青年人,無論在初中和高中都是很好的,不過進了大學一年級後就崩潰了,需要退學回家;一段日子後再從頭開始讀書。他反思,為什麼這麼優秀的青年人,在進入大學後就突然崩潰呢?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面對很大的壓力。為什麼壓力會在他們身上產生這樣巨大的反應呢?

超傑察覺到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中學時期,父母較少培養他們做決定的能力。相反地,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奪取子女學習做決定的空間。因為父母會替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學習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子女聽話地順從着往下走。然而,當他們進入大學,需要獨立,一旦碰上了要做決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能力做決定,或者感到很大的壓力、焦慮,最終崩潰。

因此,當子女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時,父母的角色要有所改變,由起初主力教導,轉變為並肩而行,幫助他們建立批判性的能力,學習為自己做選擇、決定。當然父母會擔心子女犯錯誤,但是與其等他們離開自己,進入大學後才突然間面對失敗的話,趁着子女還在身邊的時候,就有機會幫助他們面對犯錯或失敗。在這時候,父母就是子女的輔導員,安撫他們,鼓勵他們在挫折中爬起來,並且在過程中贏得子女的信任。超傑感恩兩個兒子在自己的陪伴下成長,即使已經出來工作的他們,仍然在遇到問題時找他作諮詢。

超傑在「護家」學習到,在陪伴子女的時候,需要聆聽他們的聲音,不要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子女,透過聆聽過程中的合適提問,幫助他們看到事情的多方面,這樣就可以有智慧作出最佳的決定,並且也能夠成為子女的好朋友。作為父母的,不單是子女的支持者,也是他們的輔導員,不離不棄地陪伴他們走在人生路上。

向來,教會較少有男士事工,因為弟兄們都會說:「我們不需要,因為我們都很好!」其實,弟兄在家庭中所擔任的角色是很重要,假若他們不健康,那麼家庭就很難會健康,所以男士事工是非常需要的。

護家「耕心小組」是專為男士而設的小組,期望透過每月的主題性聚會,讓男士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建立同行、支持的關係,共同努力活好生活中不同的角色。今年上半年的男士耕心小組裡,組員們一起閱讀《鏡中的男人》一書,藉此認識自己,作自我反思,並了解男人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六項挑戰:身分、關係、理財、時間、脾氣和誠信。朋友,若您或身邊的男士有興趣參加耕心小組或想進一步了解,歡迎與我們聯絡(電話:+1(510) 790-3366;電郵:hfrc@heraldinternational.org)。

💜 歡迎報名護家1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您同行,伴您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

美西時間:11月12日(周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1月13日(周三)11:00AM-1:00PM

注:

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您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 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1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1月10日(周日) 9pm (PST)

—— 自由奉獻 ——

成為智慧父母 祝福親子關係

文/愛華       圖/Ferry

「家庭」是我們學習彼此關懷、互相依賴、扶持和原諒的地方。父母在關懷子女身體健康和智力成長的同時,也應根據子女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格和需求,給予自由選擇的權利,以體現對他們的愛和尊重。這可說是建構和諧家庭的基礎。

然而,父母本身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帶着原生家庭的傷害,承襲了家庭中未解決的問題,不完美地撫養自己的子女。然而,父母需要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因為只有在良好關係的框架內,出現問題和矛盾時,才有管道化解誤會,增進相互理解,從而實現良好的溝通和幸福的家庭。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父母出於好意,基於自己認為對子女好而為他們做選擇時,很容易得罪他們。在這個道德示微、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父母與子女無法溝通,因而產生矛盾、破裂關係的現象,在家庭中屢見不鮮。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產生隔閡,很容易變得像陌生人一樣。因此,在子女還在可塑造的年齡段,父母應該積極與他們建立溝通管道,並根據每個子女的獨特性,用合適的方式與他們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要成為成功和明智的父母,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並在過程中持續實踐、反思及操練。

一位媽媽分享:「大女兒剛大學畢業時,因為沒找到適合的工作,在托兒所當臨時代課老師。薪水不高,為了省錢,決定回家住!她不停地提醒:『我不想你們管我,我在外面這麼久,一個人習慣了,你們不要再把我當小孩子,不要再為我操心了!』下班後,女兒常會和朋友相聚,通常半夜才回來,很少在家看到她。」

「身為母親,我很想坐下來和她聊聊,但還沒說幾句,就被她堵住了。因為說話的機會太少,實在有些不知所措。這時才發現,她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孩子了,我們中間隔著很多不同的價值觀和對事物的看法,彼此間存著猜疑,互相不信任,好像有一堵無形的牆,讓『沉默』殘忍地把我們的關係分開了。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與她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所以只能默默無語的任其自然發展!不久,女兒找到好工作便搬出去居住,好像斷了線的風箏。她大多時獨自承擔起一切,也很少回家探望父母。」

這位母親繼續說:「很感謝神帶領我們來到『角聲護家中心』,參與不同主題的講座和支持小組討論。在不斷的反思和學習中,我們禱告求神的憐憫和幫助!相信在神的愛裡,我們的心會得到安慰,我願意再次把握機會,與大女兒重新建立更好的關係。在神的恩典裡,期盼看到女兒回頭,也願意與我們在主裡,一起前行!」

「角聲護家中心」18年來,為社區朋友們不定期提供建立親子關係的講座,致力於陪伴父母親學習成長,祝福子女的生命,建構幸福與喜樂的家。10月18日,親子教練王麗怡,在「護家」舉辦社區免費線上講座「智慧父母~親子關係」。不論您的子女年紀多大,家庭在怎樣的光景下,親子關係現況如何,在神的愛裡都有盼望!「護家」願意幫助您成為子女的知己和情感教練,學習作智慧父母,伴您走在健康喜樂、家庭和諧的蒙福之路。歡迎您報名參加。

 

💜 歡迎報名護家10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你同行,伴你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時間美西時間:108日(周二)7:00-9:00PM

          北京時間:109日(周三)10:00-12:00PM

注:

1)🙋🏻♂️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2)為廣東話的朋友設有粵語組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你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10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106(周日) 9pm (PST)

—— 自由奉獻 ——

護家默默耕耘  回家見證如雲

文/曾智玲  圖/Ferry

十八年來,無數「角聲護家中心」的義工於社區默默服事,他們用心聆聽心聲,以愛陪伴憂傷心靈,並勇於持續不斷努力讓生命成長,裝備成為更好的自己,與他人在生命路上同行。以下是他們的見證感言,讓大家更了解及認識「護家」的社區服事。

王海玲 ~ 我是2023年初開始參加「護家」支持小組和使命小組,這一年半的學習,對我在生命上的成長有着莫大的幫助。人生旅程有順境,也有逆途,在心靈疲乏、軟弱和孤單的時候,支持小組像沙漠中的綠州,是心靈的休竭之處,給我很多的安慰及鼓勵。使命小組更是給予屬靈的引導和供應,使我不單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難處,更從上帝那裡得着力量和智慧,勝過難處,活出精彩、有盼望的人生,亦活出上帝給我的命定和呼召!

吳愛華 ~ 今年6月初,我開始參加「護家」活動,受益很大。在不同的聚會中,因着參加者都敞開心扉去分享自己的生命經歷和難處,讓我感到被接納和不孤單,並且發現自己的難處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別人也有同樣的經歷,因此心受安慰,自自然然就放下來。最近透過小組閱讀的《“改變帶來醫治》”一書籍,幫助我走出困擾着自己和親情之間的情緒。我很高興可以在這個社區的家中,認識願意付出自己,藉着陪伴聆聽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希望「護家」的事工可以被推展,讓更多的人得着安慰、幫助與被建立,更新後也可以成為祝福別人的人!

蔣怡芝 ~ 感恩「護家」讓我有機會跨出教會,服事社區,這是一個很特別又溫馨的機構。「護家」安排的每一個課程都是按照上帝的心意來帶領,修讀情緒管理課程後,幫助我對自己的心思意念常作有意識的檢視,免得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負面的情緒。課程中也學習聆聽的藝術、有效的提問和界線的設立,這些都對我有新的開啟。以往在關懷事工中,巴不得用自己的認知和經歷來幫忙求助者,趕快解決對方的問題,卻不懂運用同理心去聆聽對方實際上的問題,又忘記上帝是給予每個人都有基本的能力去面對事情,也忘了上帝是有可能在求助者身上有美善的心意,更不懂如何設立界線,最終使自己所做的事事倍功半,徒勞而心力交瘁。當然不是說現在的我是做得很好,我還是要反覆學習和操練。在這個很特別又溫馨的「護家」團隊中,我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感謝上帝在社區中設立「護家」,期望更多人能夠在這個家受益,我們可以彼此扶持與鼓勵,同走上帝為我們預備的美善之路!

李月月 ~ 感謝「護家」讓我在2024年的使命小組中服事,這是我多年的心願,也是上帝給我心中的負擔。「護家」將一群愛主、有追求、願意認識主更多的弟兄姊妹聚集在一起,藉着內在生活的更新來更加明白上帝的心意,以及祂對我們恩召的指望,讓我們能夠成為祂永遠的住所,幫助我們效法主耶穌的聖潔,越來越像祂。「護家」推行的讀經計劃,對我來說非常好。每個星期有三次讀聖經的時段,每次一個小時,前半小時讀聖經,後半小時各人分享自己的得着,讓我們對聖經話語的認識更全面。透過大家的分享,我嚐到了豐富又飽足的靈語愛宴,生命也得到造就。藉着讀經我們同時發展了美好的團契生活。彼此可以很靜心、敞開又自由地訴說自己的軟弱和需要,然後一起禱告守望。透過互相扶持與鼓勵,生命得着建造,這真的使我受益匪淺!

「角聲護家中心」主任周紅認為,當今世局混亂,黑白、真假不分,謊言滿天飛,誠實卻不翼而飛。這一代及下一代的道德品格無底線地急速墜落,災難正悄然地進入我們每個家庭,危及每個人的生活。為了守護社區和後代,「護家」迫切倡導每個人的身心靈必須持守健康!「護家」是社區的家,願遵從天父的呼召及法則,為社區尋助者提供生命重建營、支持小組、聆聽陪伴、課程、講座及感恩餐會等各樣服務。

今年,「護家」新增集體讀經討論及每週禱告會,期望在靈裡一起領受主的法則, 分辨混亂的是非,幫助我們站得穩,保守我們的心,就保守了一切!

2025年,「護家」除了持續以上的服務,還將提供聖經故事縱總覽和智慧父母系列課程,擴大服務領域,使我們與造物主重新恢復親密關係。

「護家」歡迎社區需要者回家——回到天父愛的家,接受這些及時陪伴和幫助,實踐天父要我們愛人的規則,使危機變轉機,重建新生,重獲健康!

 

💜 歡迎報名護家9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 💜

心裡糾結、壓力、情緒起伏、關係破裂不知所措,歡迎來護家支持小組,將難以啟齒的心事在安全環境中傾訴出來,讓我們與你同行,伴你得安慰、得釋放!一起來成長!

注:🙋🏻‍♂️特別為男生預備了紳士小組

支持小組時間:

美西時間:9月10日(周二)7:00-9:00PM

北京時間:9月11日(周三)10:00-12:00PM

報名請點擊以下註冊,完成報名後,你將入支持小組群組,並收到Zoom meeting ID 和密碼,請留意查看群組消息!

歐美報名請點擊:

https://forms.gle/19Gm91DFzPeHXqzg7

中國報名請點擊: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9月線上免費支持小組報名截止:9月8日(周日) 9pm (PST)

—— 自由奉獻 ——

 

 

《與您同行》—— 護家的陪伴使我堅強

《與您同行》—— 護家的陪伴使我堅強

文/護家學員 「耳語」 图/Ferry

我首次接觸到護家是多年前,由於我的婚姻遇到挫折,剛好聽到護家事工介紹時說,神創造婚姻有一個美好的旨意,每一對夫妻都應該要享受婚姻,而不是忍耐婚姻。這句話敲醒了我。先生和我參加了婚姻重建營。學習到尊重婚姻的精神,夫妻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應負的責任,溝通的技巧,如何饒恕和接納彼此等經營婚姻的需知。在營會中所學到的,幫助了我們正確面對婚姻中經歷的挑戰,也度過其中的危機。

幾年前退休,以為生活應該安靜下來,覺得應像其他退休人士一樣做些修身養性的事情,例如種花,旅遊,含飴弄孫等。但總感覺像缺了些什麼似的。就在這時收到護家課程介紹,其中有一個是「聆聽陪伴的藝術」課程,它教導學習聆聽陪伴,問問題的智慧,溝通技能,以基督的愛改善、提升家人關係及陪伴心靈傷痛的人。過去因為工作和社區服務的關係,我曾擔任學區教委十餘年,接觸到許許多多的家庭和學生。在工作中常常從客戶的閒聊當中體會到他們在家庭和婚姻中的挫折、痛苦、掙扎。在學區中通過與家長的互動得知有許多家庭似乎表面上看起來是很好的,但是都有相同的問題。每一個家庭中都有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和掙扎,不論是在夫妻關係,孩子父母的溝通,孩子的學業,教養,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學區與美國教育制度,家庭財務管理等方面。雖然我很想幫助他們,卻深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我想如果去上這門課,或許我還能夠學到一些什麼能對他們有所幫助,而且也能加強我的婚姻家庭親子關係的溝通。

的確,在這個課程中讓我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許多盲點。在與人溝通時只急著說要表達的,或只聽到想要聽到的,而聽不到對方真正要表達的。在課程實習中我學著安靜倒空自己,讓我真正的能夠靜下心來,打開我的心和耳傾聽對方要講述的,也深深地感受體會到述說者的心理。

另一個重大的收穫是在上課中認識了許多敬虔而有愛心的姊妹。課程是在網上教授,雖有空間的限制我們也有非常好的互動,建立親密的友誼。2022年初,家中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先生的類風溼關節炎突然惡化到臥床不起,兒子行走困難,頭部不能控制的不停向後轉動,急診就醫後診斷出是帕金森症和Dystonia,簡單說就是肌肉張力障礙。在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下,我幾乎完全被摧毀。經上說我雖行過死陰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祢與我同在,而這正是我所經歷的,在那段沒有亮光黑暗的過程中,這些正是神為我預備差派來的天使們,他們使用聆聽,禱告,扶持,鼓勵,關心,愛和淚水托住了我並與我同行。因著他們的陪伴我沒有失腳,沒有失去信心。雖然舉步維艱但他們陪著我走出這段死陰的幽谷。

護家,我感謝你為我擺上的。我知道天路歷程雖崎嶇漫長,但我不孤單懼怕,因有你們伴隨同行。

 

08/03/2024

育兒路上

文/曾智玲     圖/Ferry

2022年,高中的小女兒去墨西哥參與社區服事,替一個貧困的家庭興建一間房屋。當時她有感動為這個初相識的家庭奉獻太陽能板,所以她用兼職所賺取的金錢作捐贈。同行有一位媽媽問她:「妳是不是用爸媽的錢來買太陽能板呀?」她回答說是用自己所賺的金錢,並表示只是買少幾件衣服就可以幫助這個家庭,然後這位媽媽跟她說:「如果妳是我的女兒,我一定以妳為榮。」

當小女兒主動跟我分享這事情時,她的重點不是自己用兼職所賺的金錢去幫助人,而是向我說:「媽媽,妳從來都沒有跟我說『我以妳為榮』。」自問一直以來,我都在不同的生活場境中對她表達過欣賞、肯定等稱讚,但真的從來沒有說過這一句「我以妳為榮」的話。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當下我很感恩,因為女兒主動跟我分享她內心的情感需要,她很渴望聽到媽媽在合適的時候跟她說:「我以妳為榮」。所以我跟她說:「謝謝妳告訴我知道,以後我會向妳多說這句話。」之後,當她做了一些讓我感到以她為榮的事情時,我就會跟她說:「寶貝女兒,媽媽以妳為榮」。每一次聽到,她臉上都會流露着很滿足的笑容!因為媽媽聽到,也做到!

父母在養育兒女之路上,親子關係的建立確實不易。怎樣令兒女感受到父母的肯定?怎麼的表達才能讓兒女感受到父母的愛?怎麼樣的父母才是兒女願意親近的?觀察!聆聽!尋問!父母不要以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對對方最好的,基於每個人都不一樣,加上在不同的年紀會有不同的需要。就算是至親的人都未必全然了解到。所以,為了愛得好、愛得合適,讓所愛的人感受到愛,我們就要觀察,要聆聽,遇有疑惑的時候就要鼓起勇氣去尋問。

蓋瑞.查普曼在著作《愛的五種語言》中,認為人可以透過行動服務、真心禮物、肯定言語、身體接觸和優質時間,這五種不同的語言方式向所愛之人表達愛意。有時我們可能只會習慣單一地通過其中一種,去表達對兒女的愛意,但他們想要的可能是其他。所以我們需要主動觀察、尋問、聆聽他們的需要,不同的人、不同的時候、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需要。所以父母的主動,就能夠更全面地體貼兒女內心真實的需要,並且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同行!

養育兩個女兒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孩子在不同的年紀都有不同愛的語言需要。細心觀察作開始,以智慧提問,用心聆聽兒女的回應、需要。與此同時,不是靠我們的能力去做到,而是切切禱告上帝幫助我們,賜予勇氣進入兒女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以致對他們有同理心,能夠身同感受。這樣的陪伴同行,才能夠讓兒女完完全全感受到父母不離不棄的愛,關係也會自自然然地親密與健康。

一塊天然寶石在手,需要合適的雕琢才可以成為價值連城的鑽石,發揮它獨特的光芒!兒女在父母的養育下也是同一道理,每個孩子也是一塊天然美好的寶石。父母怎樣有智慧去雕琢、建立成為生命有亮光的孩子,是我們為人父母一生都需要不斷學習的功課。

「角聲護家中心」一直重視親子關係的建立,致力陪伴父母學習成長,祝福孩子的生命。

8月新課程「聆聽陪伴的藝術」,透過理論和實踐,幫助大家學習協談聆聽,陪伴所愛及關心之人。

10月社區免費線上講座「智慧父母~親子關係」,探討如何成為孩子的知己、情感教練和智慧父母,幫助父母與兒女建立更深的理解、信任與溝通,歡迎您報名參加。

有你更好

文/曾智玲   圖/Ferry

當聽到身邊的人說「有你更好」,你有什麼感受?如果是我,心裡會感到很甜,覺得自己被肯定、重視和欣賞,付出沒有白費,令我更願意、更努力去愛、關心與付出。這是健康「愛」的循環,沒有人不喜歡被人看在眼內,尤其是我們所重視及珍惜的人。

「有你更好」——生活中因有你的出現而變得更好,你是上帝安放在我們身邊的天使。

「有你更好」——背後原因是不再孤身,不再獨自,因為我們有伴,我們與人之間建立了關係。

「家庭中有你更好」不是一句夢話,是可以實踐的事情。

家庭的建立是由一對夫妻的婚姻作開始,所以夫妻是家庭的基石,他們之間的關係編織着這個家是怎樣的一個家。夫妻二人同心,視對方為有你更好的那位,就可以建立和諧、快樂、溫暖、舒服自在和滿有安全感的家。如果大家留意到,剛才描繪美好的家的形容詞跟金錢、物質沒有直接掛勾,因為那都不是單純用錢可以買得到的。家庭的建立,如果只是單方面一個人努力,果效是很低的,夫妻二人同心同得美好的果效是真的!

怎樣才可以同心?關係好,自然就可以同心。事實上,沒有不勞而獲的關係,夫妻之間的關係不會因為結了婚就自自然然好,關係是要用心和刻意去建立經營的,這需要一個過程。雙方不同的性格、喜好、習慣、價值觀,以及男女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溝通方式等因素,都會為夫妻關係帶來不少挑戰。加上夫妻二人所面對的事情比一般關係更多,成為父母後也有更多事情需要面對,不再是你和我兩人,而是你、我、他三人,多一個孩子的關係就需要兼顧更多。

期望關係好,就要問夫妻之間有沒有追求有質素、互動雙向的溝通,有沒有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尊重和被了解。家庭裡因着夫妻二人的親密關係,伴侶應該是最能明白自己的人,弱點、強處都被對方知道。所以如果以愛心和智慧與配偶同行,就是祝福對方的生命,亦是祝福彼此的婚姻和家庭。

當夫妻能夠一起邁向「有你更好」時,不單夫妻二人得益,兒女更能得着很大好處。兒女能夠以父母為榜樣,在父母身上學習怎樣扶持別人、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明白與人同心協力的重要性,更體會到親密關係所帶來的幸福與甜蜜。我們常常說生命影響生命、生命祝福生命,就是這樣的道理。父母是上帝賜給兒女一生的祝福,是孩子第一個學習的對象。無論願意與否,從兒女身上總是會找到父母的影子。

或許我們的父母不完美,或者我們身為父母的也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不過無論是我們的父母,或是我們身為父母的,都擁有難以想像的影響力。我感恩父母,所以我更好;希望我們的兒女也都因為有我們作為他的父母而生命更好!

每天都可以視為一個表達愛的日子,鼓勵你在生活中常常向所愛、珍惜的家人說聲:「謝謝你,有你更好!」並分享他們在你生命上的祝福與重要,相信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果效!

「護家」這個社區的家絕對是有你更好,歡迎你在9月2日回家共享週年感恩午餐會,屆時透過兩個不同的主題分享——「男人,家庭中的領袖」及「培養成熟孩子的五把鑰匙座談會」,互相學習如何打造一個更好、更有愛的家。

角聲護家中心 第18週年感恩午餐會

主題:回家Going Home

  1. 男人,家庭中的領袖
  2. 培養成熟孩子的五把鑰匙座談會(三)

講員: 護家同工團隊

對象:父母、祖父母及青年人

日期:9月2日(週一)

時間:上午10時 – 下午2 時

地點:39155 Liberty Street, Fremont, CA 94538 (Pacific Room)

歡迎報名參加 ,請登入以下連結:

https://forms.gle/X9X5JoLxqnyhRUKF8

報名截止:8月26日

支持「角聲護家中心」持續社會服務方式:

1)Zelle銀行轉帳

HFRC Zelle Account #: hfrc@heraldinternational.org

請注明你的電郵地址以便寄收據

2)支票:抬頭請寫HFRC

寄往:39155 Liberty Street, D450 Fremont, CA 94538-1523

或 將支票正反兩面拍照給護家,並注明你的電郵地址,背面寫上deposit

3)信用卡或線上PayPal

透過護家網站https://famrebuild.org 捐獻

4)透過 Benevity戶口,你的捐款經僱主等額配捐而倍增

HFRC Federal Tax I.D.#(EIN): 261431045

5)股價奉獻:E.trade from Morgan Stanley account #: 146662635  DTC#: 0015

感謝支持,願上帝賜福給您!

培養優秀、健康及有影響力的下一代

文/周紅、韓澄亞

圖/Ferry

最近,美國近50所大學發生學生示威活動,導致校園混亂、課程取消等情況。這顯然是學生被挑動後情緒過度的反應,而不是理性思考或尊重法治的表現。此外,現在許多年輕人生命無目標、生活無熱情、對身邊的人事物無興趣,心態負面沮喪,更談不上負責任和上進心。這迫使我們要重新思考:如何撫養孩子,讓他們在面對國家日益惡化的政治和社會局勢,成為有正面影響力的領袖?

4月27日,角聲護家中心為此在社區開展了首場免費家庭座談會。Jesse Withrow和Jacob Withrow,兩位充滿活力、喜樂、敬虔及有異象的兄弟,分享他們如何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中成長,以及哪些關健因素塑造他們,成為今天有異象及正面影響力的品性。

Jesse 和Jacob的父母雖然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生活貧窮,但明白營造家庭的重要性,所以婚後決定在偏遠的山區尋找居所,購置了一間十分便宜的三畝地的舊房。父親信守對妻子的承諾,戒除壞習慣,花時間陪伴孩子,教他們使用工具,學習維修汽車和種植,飼養雞、狗、貓等動物,以及做各種家事。兩兄弟從小就有面對困難不氣餒的堅韌品格,以及解決問題與實際操作的技能。

母親在婚後信主,與當地社區教會成員組成媽媽隊,謙虛學習,常常禱告,靠着上帝在家認真教養兒子,直到高中畢業。父親全心全意支持母親。祖父母定時來訪,兩兄弟按着教導會遵循猶太禮儀。

年少時的Jesse 和Jacob,希望多玩電動玩具和看電視,然而大自然的奧秘,更加吸引他們的心,發現電動玩具不但無法滿足他們的心,反而過多使用電動玩具時,讓他們覺得不舒服。因此,他們心甘情願地順從母親,保持一週只看一次電視的習慣。除了功課、讀書外,兩兄弟有許多與大自然相處的機會,學習到無數書本上無法明白的事,透過有趣的生活經歷,去察覺上帝創造大自然的奥秘。

他們在12歲開始課後打工,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有一次,他們騎了一小時的腳踏車,走過三英里崎嶇山路去打工,到達後卻不見顧客。那時因沒有手機,只好回家。剛到家,顧客來電話說他在等他們,他們立即再次趕去,到達時已經是下午六點,乾完活已是晚上八、九點。因着他們做事認真、嚴謹、負責任的態度,在居住地區擁有好名聲,備受傳揚。這也歸功於母親要求他倆從小學習尊重人,做事負責。

身為哥哥的Jesse性格外向,對人熱情,充滿愛心。他曾經連續30多天主動去探訪陪伴一位80多歲的長者,為他彈琴、唱歌和頌詩,直至他離世那日。弟弟Jacob性格內向,話語精辟,做事可靠。現時兩兄弟在Grizzly Flats社區教會擔任執事和敬拜主領,亦是Pioneer教會青年團長,以及全時間在神學院裝備。此外,哥哥在部分時間做建築工作,弟弟自營植被管理公司。兄弟二人均愛主愛人,成為青少年的榜樣。

從Jesse 和Jacob兩弟兄的生命故事中,我們看到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力,是肯花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親,其次祖父母及其他家人,接着是學校老師、𨍭導員及同學們等。同時,陪伴孩子成長的長輩們的信念品格,直接影響孩子的生命品質。所以,花時間陪伴孩子做有意義的事,及父母親及𨍭導員的成熟品格,是培育成熟孩子的關鍵要素。

短短兩小時的座談會,讓會眾感受到兩兄弟生命的感染力。會後,許多父母親開始重思,「我們當如何調整自己,才能培養有智慧的下一代?」一位青少年聽完他們的故事後,回家開始歡喜地做家務。因為她明白做家務,是使自己成熟、得智慧的必要過程。

護家認為,家長、學校、社區、教會及各領域的領袖們,當對下一代的成長賦與極大重視。要裝備自己,並聯盟成為培養健康下一代的後盾,即社區家庭。這社區家庭的使命包括:調整日常家庭生活的優先順序、真實健康的夫妻和親子關係,以及規律的教會生活,特別是成熟的青少年輔導對下一代的信仰品格的培訓。

護家從5月15日開始,舉辦七週系列親子課程。

6月22日和9月2日,舉辦第二場和第三場家庭座談會,「如何培養優秀健康的下一代」;呼籲家長、學校老師、教會領袖參加。

在社區座談會和課程討論中,將回答以下問題:

  1. 人生目標和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2. 如何成為並培育出喜樂、有愛心、智慧和影響力的勇士?

誠邀關心下一代的您出席,若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護家垂詢。

💜 角聲護家中心 💜

第二場免費社區家庭座談會

「如何培養優秀健康的下一代?」

培養優秀健康有影響力的下一代,是我們這一代父母親的挑戰。人生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成就,更是愛人如己、關懷社區、勇敢負責、有正確的人生觀及使命。

主題討論:

  1. 人生目標和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2. 如何成為喜樂、有愛心、智慧和影響力的勇敢人?

日期:6月22日(周六)

時間:下午1:30-3:30 (美西)

地點:基督之家第三家 4248 Solar Way, Fremont, CA 94538

對象: 父母、祖父母、年輕人、青少年、學校、教會與社區領袖及成員

主持:角聲護家中心同工團隊

韓澄亞(護家生命教練、男人事工負責人)

周紅(護家主任、加州親子成人教師)

語言:國語

歐美報名請點擊(名額有限):

https://forms.gle/P6Xp6kVMUdxTUjYt6

中國報名請點擊(名額有限):

https://tiando.wufoo.com/forms/zng14yp1vl5qup/

線上線下聚會名額有限,鼓勵您填寫報名表,我們會為您預留位置。

——自由奉獻 ——

1 2 3 9
本页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